我背上行囊来到离家1000多公里的目的地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忐忑与激动,初次来到宜春这个城市,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作为一名儿科规培生我对儿科临床工作也是完全陌生的。经过了2年多的学习与生活,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也渐渐的熟悉了临床上的工作,但是我知道这是远远还不够,因为医学的学习是没有终点的,我也希望在未来我继续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去提升自己。在2年多的时间我经历了许多,我想将这些故事分享给你们。
1. 初入儿科,心怀忐忑
记得第一天来到科室,我的带教老师是一名年轻的女老师,查房的时候我跟在她的身后,听着他与小朋友的家属交流,我就觉得沟通很重要,还需要耐心的解答患儿家属的问题,因为我比较慢热,当时我都不善于与患儿家属交流,说话声音也很小,有时候回答他们的问题我也支支吾吾不敢多说害怕说错话。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李老师就让我站在她前面跟家属交流,刚开始我的内心是非常的紧张,一边是面对家属的拷问,一边是接受老师的审判,好在慢慢的我也熟悉了这样的模式,我也渐渐的可以坦然有自信的与家属交流。
2. 挑战与成长并行
规培期间,我们参加了许多小讲课、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技能培训等。记得有一次科里收了一名反复发热、腹泻的患儿,他就诊了许多医院,但是一直查不出原因,后来我们主任看了他的化验单就考虑是炎症性肠病,入院后做了肠镜,确诊了为炎症性肠病。因为这位患儿的病情不典型,主任就让我做PPT进行疑难病例讨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疑难病例讨论会,我非常紧张,在私底下我练了好多次,后来我就顺利的完成了。通过这次的讲课,让我学习了很多。有一次我怀着紧张的心情在老师的陪同下成功的做完腰椎穿刺术,我的内心非常愉悦和自豪,后来我的腰椎穿刺术练的也非常熟练。当我在轮转新生儿科的时候,也发生了许多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某一个夜班,一个插管的新生儿血氧不好,我的带教老师带着我前去查看,发现那一台呼吸机怎么都调试不好,然后老师就让我用简易呼吸气囊给患儿通气,她来调试机器。这是我第一次在真正的人体上用简易呼吸气囊,看着患儿随着我按压的频率起伏的胸膛,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使命,生命是这么脆弱又那么顽强。
3. 生命的脆弱,心灵的触动
我记得我刚来没多久的时候就遇到一名重度地中海贫血的患儿,因为长期输血,他的皮肤呈青灰色并且不爱和人说话,所以我的记忆非常深刻,我听科里的老师说,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所以他每个月都会来输血,这样已经持续9年多了。有一天早上这位患儿不是像往常一样走进科里的,而是被轮椅推来的,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深大,伴有呕吐、腹痛。立即就将他推入病房心电监护和吸氧,急查一些指标,发现他血糖有23左右,立即就判断他为酮症酸中毒进行就诊,那一次他成功的被救治了,但是他因为常年输血和重度地中海贫血的原因已经造成多器官的损害,只能延长他的生存期。就在前几天他再次入院,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加上经济原因无法就诊,这名患儿离开了...,这让我深深的感到生命的可贵,这两年基本上每个月我都能看到他,我们科的老师也是整整看着他9年的成长。这次的事情让我感受到了一名医生的职责,因为我们肩上抗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及未来。
4. 总结与展望
我觉得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要不断去学习并且要有强大的内心,这样才能面对未来的挑战。在这两年的时光里,我经历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但是这才是我医学生涯的开始,我将不负时光,高高挂起航帆开启梦想的追逐。
版权所有:江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信息系统
CopyRight By jxzyy.wsglw.net